找到相关内容47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论僧团财物的分配制度

    的僧众都可一同受用,随人一饱。僧众饭量不同,但可以吃到饱为止。饭后,所有的饮食要退回常住,统一收藏,或者净人。个人不能私下保留,以避免犯恶触、非时食等过。   常住常住物与十方常住物的体是可以...施属佛物一样,可以货易。   第四、献佛物。指献给佛的医药、饮食等[3]。信徒敬献佛的饮食、水果之类,侍佛的比丘可以食用。《善见律》说:“若无侍佛比丘,有白衣侍佛亦得食。”[4]...

    明慧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5567533.html
  • 敦煌莫高窟壁画等北朝佛教美术

    求象,须达那果然把象牵出来施舍他们了。他们八人骑象欢喜而去,之后,这一国的国王和大臣都大为惊骇。国王就把须达那和他的妻子儿女一齐驱逐出国。须达那沿路行去,仍不断的施舍,把财宝尽之后,又继续舍掉马车和衣服。最后把儿女也反缚了人卖为奴婢,而更要舍掉妻子和自己。故事的结尾是孩子们被卖的时候,为他们的祖父发现了,赎了出来,才把须达那夫妇也接了回来。  隋代统治年代不长,但曾大量修筑石窟,开皇年间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5270554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发展

    送人,把宝象送给敌国,把妻子了婆罗门,看来似乎有违常道,“不仁不孝”。但他按佛教教义乐施好善,不仅能使自己摆脱生死苦海,也会使父母兄弟来世得到好处,这样的行为不算孝,不算仁,还有什么可以算仁和孝呢...,子贵则父尊”。如果仅在饮食、生活方面礼敬父母,而不能“令万物尊己,举世我赖”,就不能说是父母带来了更大的尊荣,就不能算是尽了孝道。   孙绰认为,出家修行才是更大的孝行。他举例说,就如佛祖...

    业露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55380037.html
  • 金刚经灵感录

    去世做善事,所以现在富贵,但你今生杀业太重,这个恶报应当到刀山剑树上去受苦。”仁钦听了,魂飞天外,向冥王哀哀苦求说:“今生虽未作善事,但曾经请了一部金刚经,安国寺的神敬师去念诵,这位师父已去世,你可以去对证。”不一刻,忽然闻到异香芬馥,一位僧人捧了一部经到殿上说:“仁钦念了很多金刚经,这是有功德的。”冥王听了,就放仁钦还阳。  仁钦得到再生后,就印送了法华经一百部,金刚经一千部,并修水陆大斋...

    嘉龄大德

    |金刚经灵感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2141052732.html
  • 倓虚大师自述:影尘回忆录(下册)C

    大概意思,另外有写的一张详细规章。  张伯祥居士以后对三宝事很尽心。前殿修起之后,又花一万八千元买一部印刷机,在庙里;又捐好多纸,因此湛山寺在藏经楼下面,成立一印经处,专门印刷佛经。另外又在市里...他也跟王居士学,把市内自己住房拍卖,在湛山寺东院,新修一座房子。可是房子修起来之后,他始终也没来住过,只来看看。他二太太张能静居士在这里住著,清修念佛。关于这两所房子,当时也有订的条件,庙里王居士修...

    倓虚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0042808.html
  • 耕云先生:爱的人生(一)

    释迦牟尼佛,他原本可以继位做国王,但他王位、享受、生命,最后把心也了众生,他的‘爱’,视众生若子,‘虽复教诏而不信受!’这叫他老人家原本可以入涅槃,但却不住涅槃,不厌生死,为了度生而行其慈悲...的生机。  这种自然的真,无私无我的行仁,任何人只要志在圣贤,都可以成为圣贤的。只要革除小我的私心,去多余的妄想,与先圣、先贤有何差异?  真实的是原本的,原本的亦是普遍的。生命是宇宙的主宰,宇宙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5742877.html
  • 从佛教人伦理精神对中国当代社会之反省

    四种功德︰“云何为四?知时而施,自手施,布施常洁净,施极微妙。”(注24)救济要救在别人急需之时,亲自救济才能体会受难者之艰苦。布施不是施舍,将自己不要的东西别人。布施要急需要的人,否则便是鼓励...21下。) 二、佛陀本人与商人之关系︰众所周知佛陀的祇园精舍,是一 位大商人、大地主悉达多所赠予的,因为他乐善好施,所 以大家称他为“孤独长者”。《杂阿...

    李志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1645771.html
  • 陈鹏释译:唯识四论(2)

    或所得。法是思想和知识,财是财物和名利。]不能惠舍[注释:惠舍:他人。惠,帮助他人。],秘悋[注释:秘悋:秘藏悋惜。秘是秘藏。]为性。能障不悭,鄙畜[注释:鄙啬畜积。鄙是鄙啬。]为业。亦贪分也。 ...转依」是转舍依得,意谓身心去粗重烦恼,转得清净安稳。  九「不放逸」,是指「防修」恶法,「增修」善法,逐步达到无贪、 无瞋、无痴三大善根的境界。由此「不放逸」,即能时时提防有悖于佛法的恶念恶行;一旦...

    陈鹏释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250002.html
  • 从佛教之伦理精神对中国当代社会之反省

    何为四?知时而施,自手施,布施常洁净,施极微妙。”[24]救济要救在别人急需之时,亲自救济才能体会受难者之艰苦。布施不是施舍,将自己不要的东西别人。布施要急需要的人,否则便是鼓励懒人...都是“一时,佛在卫国祇树孤独园”。这位长者终其一生,无论生病、死亡,都受佛陀的关怀。(见《中阿含卷》6 ,28经,《大正藏》卷 1,页 458中;《杂阿含》卷22, 593经...

    李志夫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3855798.html
  • 觉海之路

    人世间彼此相爱的一种享受、贪图娱乐的一场游戏而已。因为僧人把自己的生命都下来了,把世间的一切事都放开了。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了众生,为了住持佛法,而发心不去贪恋世间这些爱情和荣华富贵。所以和尚不结婚,也不是不可以不结婚,也有结婚的,如在藏传佛教中,也有在家的活佛,在其它国家也有些出家人是结了婚的。佛教是提倡僧人不结婚,你既然是和尚身份,你出家的目的是住持佛法,你就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一切众生,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0857470.html